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下载21天学通速读专业版5.0 课程体验
快速链接

TOP

对“早恋”的再认识及教育对策
来源:www.100sudu.cn 作者:闵乐夫 【 】 浏览:162

 

 

一、“早恋”是本土概念

 

在欧美国家,中学生已是避孕药具的消费者,人们强调尊重人的性权利,十几岁谈恋爱以至发生性行为,社会舆论是宽容的。成年人认为:人的生物性成熟已经提前,几乎接近生物遗传的下限,而人的社会性成熟,因为对人素质要求的提高而向后推迟。生物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之间日渐增大“剪刀差”,造成一个既充满青春活力又潜伏危机的较为漫长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进入相互吸引,相互爱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此,教师不使用“早恋”概念。教师认为,没有性发育的生理基础,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恋爱,就不能称其为早,6岁小孩不可能掉进情网,15岁孩子体内骤然剧增的激素使他们渴望接近异性,这种渴求并没有错误,是15岁孩子心智发展正常的标志,这种渴求并没有错误,是15岁孩子心智发展正常的标志。成年人关注的不是允不允许“恋”,而是防止婚前性行为和减少未婚先孕。

 

中国旧社会,父母包办婚姻,男女成婚那天才揭盖头;不存在“早恋”条件。解放前后的农村,提倡“早得儿子早得福”,16岁谈恋爱,乡亲们并不反感,《柳堡的故事》就有18岁的哥哥和英莲坐在小河边的浪漫。在中国的城市都要保守一些。60-80年代的大学生谈恋爱被视为不珍惜学习机会,缺乏远大理想;中学生谈恋爱更是超前行为,同学侧目,老师干预,家长焦急。90年代到今天,在大学校园挥舞“早恋”已不灵光,教育者哀叹:大学生恋爱已是难以阻挡的趋势;当今中学生异性交往,没人反对,中学生恋爱,教师家长仍然不能接受,他们认为:中学生升学压力大,心理不够成熟,时间精力又不容分散,这时的恋情实在是不适宜,产生种种不良后果令人惋惜,所以“早恋”应当限制和积极引导。这样,“早恋”成为中学生频繁使用的带有批评倾向的一个概念。

 

“早恋”是当代中国本土概念,它是这样界定的: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

 

二、“早恋”是成长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少年由习惯于接受父母爱护,关心、照顾发展到去爱护、关心、照顾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异性,都是心理的成长。被一位异性长久关注,为一位异性而日夜燃烧,被爱和爱人,同样都是生命中最美好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往往随之会升华成对生命的尊重、对恋人的责任、对人生幸福的理解。这是认知的进步。

 

从社会学角度看,少年渴望异性的交往,异性的交往给双方带来智力的互补、性格的互补和感情的欢愉,同时引发他们比较同性交往和异性交往的区别,学习交往的方式,把握感情的分寸,一旦由群体交往发展到一对一交往恋爱关系以后,他们将承受社会环境的种种暗示,遭遇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层层约束,他们将不得不审视自己的感情经历,判断自己行为的正误,设想坚持、放弃、妥协、抗争或是改换交往方式等之后产生的后果,选择既不背叛感情又能被环境接纳的适宜对策。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化成熟度,将受到严峻的考验。生活难题逼迫他们加快社会化的步伐。

 

经历“早恋”,不论其结局如何,爱情成为动力也罢,成为阻力也罢,不论对学习成绩,毕业升学产生如何影响,当事人为此付出代价如何,从人生全过程上看,这提早到来的一段恋情总会提供当事人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加快了他们的社会成熟。

 

三、“早恋”是动态概念

 

“早恋”是男孩女孩双方情感、行为互动之后产生变化的发展过程:理智与感情互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互动;男孩进攻与女孩防守互动;男孩花心与女孩痴情互动——他们或许从友谊渐入爱情,再由爱情回到友谊;他们或许由暗恋突发热恋,忽而又演变成单相思;他们或许是一见钟情迅速升温,忽因某件小事而劳燕纷飞形同路人。有一百个恋爱故事,就有一百种恋爱动态过程。过程尽管千姿百态,有个特征却是共同的:不稳定性。正因为不稳定,所以才有那么多海誓山盟。“早恋”毕竟是心理不够成熟的少年的恋爱,总处在连自己都难以把握的变化中。

 

“早恋”动态过程,又要受到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影响,形成非线形发展变化。教师的态度、父母的立场、同学的评价会很大程度左右“早恋”的发展变化,甚至可以说,是男女双方和亲子、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早恋”过程的。教师的冷静处理可以把初涉爱河的故事演绎成重返友谊大家庭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正是老师武断指责把本是友谊的双方逼成风雨同舟的一对;父母的耐心倾听和信任尊重,可能会提醒孩子反思自己情感的选择;而父母急躁的审问和粗暴的干涉,可能把本是单纯的同学关系催化为相依为命的恋人关系;同学之间对“早恋”沉默冷淡,可能引起恋爱者跳出陶醉,学习自省自律,而同学之间对“早恋”的艳羡和鄙视,可能会迅速促成或瓦解这段恋情。

 

可见,“早恋”过程,并非恋爱双方所能把握的,而是当事人与环境互动共创青春成长的过程。“早恋”结局具有不确定性。中学生自己这样描写:青春的爱只是我手中的一只纸蝶,遇见风会吹走,遇见雨会沉沦,遇见火会燃烧。有经验的班主任常说:推一推,可能催成早恋;拉一拉,拉回友谊。这正说明“早恋”动态发展中内因外因互动的不确定特点。

 

四、“早恋”是不科学概念

 

“早恋”是成年人对中学生异性交往产生恋情现象的反省式、演绎式、批判式的定性表述,是成年人对中学生异性交往及中学生恋爱的误解之后,制造出的一个不科学概念。

 

“早恋”概念首先将人们训导对此现象的简单判断。“早恋”概念本身就表明倾向是坏的是错的。其实,具体到每个案例,应当具体分析:早恋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考上大学;早恋会成为学习的阻力,导致他们厌学、辍学、封闭、自卑;它可以沉淀一段温馨的回忆;也可以凝冻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噩梦。例如:早恋双方十年后成为和美夫妻,当初的偷吃禁果、老师干预、父母伤心、街谈巷议都是他们忠贞爱情的见证,他们不悔当年的选择。又例如:恋爱被迫终止关系,休整几年,在大学或工作后,展开了新的异性交往,这时,他们已各自积累了选择理想人生伴侣的经验。又例如:早恋双方顽强抵御外界的干涉,他们坚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但是结局却是私奔、怀孕、堕胎、殉情——总之,越是对早恋个案深入了解,越是体会到“早恋”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两个特点,越是不能简单定性为:好坏对错。具体个案应具体分析,评价中往往也是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利中有弊,弊中有利。只有辩证分析,才符合客观的实际。

 

“早恋”在中学校园挥舞多年,始终未得到中学生的认可,它的制造者是新闻记者、小说家和部分家长,而理论研究者依旧谨慎地拒绝使用。“早恋”概念把人们注意力集中在担任评判官,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中学生恋爱带来的弊病,原因之一恰恰是成年人不能正确对待这一现象,而加重了“早恋”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忘却了:中学生恋爱的事态发展,往往是孩子和成年人互动中完成的,中学生恋爱带来的利弊,常取决于成年人的引导。成年人是孩子们异性交往的重要环境,成年人以自己的感情、言语、观念、行为与孩子共同推动青春的成长,父母教师完全可以和孩子共同分享情感的快乐,共同承受挫折的烦恼,共同设计合情合理的故事发展,共同求解这首青春的难题。面临前景尚难预料恋情,定性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引导。把“早恋”的标签到处乱贴,带来的是误解、偏见、伤众,造成的是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紧张,制造的是孩子成长的“逆境”。

 

我认为,慎用“早恋”,最好不用“早恋”我主张使用“中学生恋爱”这个中性概念,既不贬斥,也不褒扬。

 

五、禁止并非良策

 

多少年来都是如此,面对中学生恋爱,成年人众口一词:坚决禁止!理由也很充分:孩子们生理正处发育,心理还不成熟,学业没有结束,职业没有选定,经济也没有独立,尚不具备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的条件。这时发生恋情,距离法定允许结婚年龄尚有一段时间,浪费精力,耽误学习,影响前途,实属当禁。

 

但是,禁止的客观效果怎样呢?多年实践证明:禁而不绝!中学生恋爱的发生率继续在攀升,而且在一些城市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倾向,在一些中学甚至出现公开化苗头。有些教师不得不承认:“你禁你的,他恋他的,根本管不住。”有些中学生说:“不禁还好,你禁我偏要。”一些教师埋怨:“没有禁住的原因,是因为中学生性生理发育提前,是因为社会媒体中性信息刺激太频繁了。”而一些学生则说:“不要怪别的,最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感情没有得到尊重,教师家长不把我们当人!”

 

在我们成年人思想深处,对人的发展规律的确认识不足,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确理解不深,对人的差异性的确尊重不够,执行“禁止”政策时,的确存在扩大化的错误。——要知道,中学生性生理发育进入高峰,性心理发展迅猛,他们随着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增强,纵向人际关系(与父母师长)逐渐松懈,横向人际关系(与同学)逐渐加强,他们在开展同性同学交往的同时,也就开始了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尝试。他们体内骤增的性激素使他们无法摆脱对异性交往的好奇。——这是古今中外不同人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所有少年群体不可逃脱的自然规律,除非他们被限制在单性环境(和尚庙、尼姑庵、监狱)。当然,异性交往并不是恋爱,但是少年群体的个体之间,发育有早晚,性格有区别,处在动态状况的异性交往,很难始终保持在社会允许友谊范围内,总有一些少男少女,突破社会认可,“鬼使神差”地进入一对一的秘密交往,这样,他们从友谊就发展到一种比友谊浓比爱情淡的朦胧状况,在过密的交往中进入恋爱阶段,这个阶段也并不是成年人的谈婚论嫁,而是一种感情的愉悦。他们是少年群体中的“先行者”,十年之中,其他同学也将陆续进入恋爱季节。我认为,中学生不恋爱很正常,中学生恋爱也正常。

 

应当指出:一些地区和一些家庭,缺少宽松的异性交往环境;一些学校缺少规范的异性交往正面引导;有些教师和大部分家长对中学生恋爱的界定相当泛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瞧谁都象“早恋”,不少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差异性缺少尊重,不允许不一样儿,总喜欢“一刀切”,和当事人没有平等的沟通,劝告多倾听少,命令多商讨少;有的教师没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概念,有的家庭因此而发生辱骂,殴打等暴力。家长之所以对自己骨肉野蛮干预,就是这些家长理直气壮地认为:打是疼骂是爱,棒打鸳鸯,伤了感情就伤了,为了高分高学历,值。小孩子的感情不值什么。——归根结底,我们身处现代社会,面对跨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在异性交往的教育上,我们仍旧停留在二十世纪中叶!我们缺乏民主意识,缺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缺乏长远目光,缺乏对学生一生幸福的关注,总是很功利地盯在一时一事。

 

六、默许是一种失职

 

既然禁止不好,采取默许态度该是充分民主充分尊重了吧?据说欧美的家长发现念中学生的孩子恋爱了,常常与孩子分享快乐,赞美女儿“性感”,夸奖儿子“迷人”,若是女儿周末出去会男朋友,妈妈会提醒“带上安全套”——我想,这些洋妈妈不仅在默许,而且在纵容。中国妈妈大约没有一位肯这样大松心的。

 

中国家长心理负担是很重的,进入中学,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视线,不敢有须臾的松懈,家有小女初长成,是何等的宝贝心肝。家长的不松心有千百条理由: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他出问题全家就没希望了;他是未成年人,我有监护的责任;孩子单纯而好奇,可社会环境太复杂;眼下升学压力太大,竞争激烈,搞对象瞎耽误功夫;万一姑娘怀孕,她前途毁了,我不能活吗?

 

从中学生心理需求看,学生恋爱是生命的第一次,既快乐又不安,既幸福又痛苦,当事人敏感的眼睛和多疑的耳朵这时接受了太多的环境暗示,不少表情和话语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有委曲想倾吐,有疑惑待分析,他们非常想得到一种帮助,使他们既不放弃自己的感情,又不违背社会的规范。他们的确渴求民主、尊重,同时他们也渴求帮助、指导。这时的班主任和家长是不可袖手旁观的。仅仅默许,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默许是一种失职。

 

七、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

 

什么叫把握成长呢?把握成长就是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承担责任。我主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手握主动权的少男少女就能体会到自尊自律,就逐渐学会了选择。

 

不要以为学生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学生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学生们在体验中产生爱憎变化、是非判断和行为取舍,成人应当支持学生在体验中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家长提倡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能不能被学生所认同,关键在于学生有一个“内化”过程。当成人的文化传递和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碰撞时,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比较、选择、批判、整合,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清楚了“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做不做”,就有了行为准则,就有了自律能力,就懂得了承担责任。这样,我们也就可以说,这个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青春的成长。

 

这样看来,体验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成长过程。但是,由于体验的素材不一样,我们所持的态度也不一样。我们把中学的体验素材分为三类:可鼓励的体验;应严禁的体验;给予保护和限制的体验。

 

所谓可鼓励的体验,指的是体验素材是文化知识、生活能力、职业技能等,我们会鼓励学生去写文章、演算题,支持他们骑车、游泳、玩电脑,用获取的直接经验去印证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从而构建自己完整的认知结构。演员多上台,球员多比赛,市民参加防空、防震演练都是为了在体验中巩固知识训练能力。我们不要怕孩子出现失误,摔破膝盖,呛两口水,没有什么,我们不要剥夺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因为对孩子来说,和体验成功一样,体验失败同样是成长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这类体验的态度是鼓励。

 

所谓应严禁的体验,指的是生活中带有自损、自虐或危及社会的体验,例如吸毒、染爱滋病、自杀、杀人越货等。这类体验有灾难后果,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我们必须严加禁止,强调尊重科学,遵纪守法,服从道德约束,千万不要去尝试。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严禁。

 

所谓给予保护和限制的体验,是指体验素材是人际交往的一类的体验,包括异性交往等。首先要强调的是这类体验我们是支持的,它具有必要性和教育性。学习交往,是中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社会化进程的重要一课。交往中锻炼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善良、正直、宽厚、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尤其异性交往能力的锻炼,对于他们今后婚姻家庭一生的幸福,都有极大影响。缺少人际交往这一课,他们成人后,费很大的劲也未必能补上这种缺失,因为已然形成的孤僻、自卑、怯懦、多疑、嫉妒、不合群等不良性格会遭到集体的排斥。第二要强调的是人际交往特别是异性交往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发展过程不稳定,发展方向也不稳定,这些未成年的当事者随时随地会遇到麻烦,随时随地面临选择,例如:偶遇深情地注视;发生怦然心动的“电击”;课本里夹着一封不具姓名的情书;听到都是的旁敲侧击;表达爱慕后碰了软钉;产生按捺不住想亲吻的冲动;发现母亲在跟踪盯稍;这个月的例假竟然没有来!等等等等,这些经历往往都是他们生命中的第一次,他们没有经验,不知道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者最适宜的,也不知道选择之后,事态怎样发展,将要承担什么责任,如果在做出选择之前,自己手里掌握着一个是非判断和行为取舍的标准,该多踏实!从成年人角度讲,在孩子们体验异性交往时,如果给予一定的保护和限制,风险性是不是能降到最低呢?

 

这里说的保护和限制,指的是法律、道德、校纪、家规和健康的文化环境,还有科学的知识、自省、自律和慎独。我认为这些是为了获得保护必须接受的限制,既是保护又是限制。社会的法律、公德,学校的纪律守则,家庭的美德和良好的习俗,还有健康的文化环境,统统都叫他护和他限;学生们心中的科学知识自省自律和慎独,叫自护和自限。我认为,孩子们成长中最可贵的就是能够自护自限。有了自护自限与他护他限的结合,学生的异性交往就有了健康和安全的保证,中学生就可以在异性交往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懂得承担责任。

 

我认为,制定对中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有三个前提必须明确:(1)明确民主、尊重的前提。民主、尊重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我们放弃严厉禁止政策,不是因为管不住而被迫放弃,而是禁止政策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民主本质。(2)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制定教育对策,不能满足于表现的风平浪静,不能停留在暂时的高分数和考大学等功利目标上,而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3)明确时代发展的前提。时代前进了,社会开放了,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觉醒了,这个大潮流我们必须顺应,绝不能用封建主义的老花镜看待新一代的人际交往,也不能用功利主义的砝码衡量学生交往的利弊。我们的学生必须适应入世之后的中国社会环境,我们的孩子必须适应已然发生变迁的中国婚姻家庭现实。

 

我主张的中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是——

 

面对全体学生,大力提倡中学生的友谊交往;个别发生恋情不能压制;既不急于定性也不代替学生选择;鼓励当事人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在当事人选择出现困难时,老师家长要起到保护和限制作用。

 

八、当今中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选择

 

下面摘录的短语,是我从学生和班主任的主题班会发言中听到的。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足以反映出当今中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高水平。

 

——人生各个阶段有各自的任务,青春期不是播种爱情的季节。既然在春天,就不要做夏天的事。

 

——人生有得必有失,中学婉拒的爱情,十年后会与你重逢。

 

——天涯何入无芳草,不必急在少年时,拥有了一棵树,却失却了一片森林。

 

——爱情,除了快乐还有责任。

 

——我们只有纯洁的感情,却不能保证给予对方幸福。

 

——珍藏起提前到来的微笑,作为十年后选择恋人的镜子。

 

——你没有过错,只是目前不适宜。还是让理智的选择战胜感情的冲动吧。

 

——我感谢妈妈,她把自己中学时代的情感故事写成信放在我枕头下面了。

 

 

 

Tags:对“早恋”的再认识及教育对策 责任编辑:admin
繁体】【返回顶部
上一篇试析弗洛姆代表作之间的逻辑 下一篇美国咨询与发展协会会员伦理守则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